乌龙茶大全网

中国最贵古币TOP25:图文赏析及收藏指南

08-26

中国最贵古币TOP25:图文赏析及收藏指南

小编:V信:q3434905954

1 桥足半釿布:战国时期铸币。系从空首布演化而来,因其钱文多铸有货币单位“釿”字而得名。产生于战国早期,主要流通于魏国地区。基本形制为首部平实、圆肩(或平肩)、圆裆、方足。钱文纪地、纪值,一般分二釿、一釿和半釿三等。除此之外,当时楚国地区也曾铸行过钱文分别是“殊布当釿”和“四布当釿”的长足釿布。

2:圆足布之一种。因其首部和两足部各有一小孔而得名。这种布币发现极少,所见面文有二十余种,背文纪值,分“两”和“十二朱”等。

清末的学者认为“圆足布”是由“方足布”演变成“圜钱”的过渡形式。现在经考古学家在实地发掘所获的直接资料证明,“圜钱”早有出现,所以他们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圆足布”应该是晋国铸币者为改革方足布而创造的,其开铸时间不会远于方足布中的有耳布(锐角布)。“方足布”、“圆足布”的诞生都是在“尖足布”产生之后。“圆足布”兴于晋北,“方足布”则产生于河南,后来“方足布”流行于中原各地,“圆足布”则在黄河以东一带流行,数十年无重大发展。

3 :齐明刀之一种。燕昭王二十八年至齐襄王五年(前284-前279),燕国攻占齐大片领土时铸。清代嘉庆年间山东省博山香峪村出土,字样特殊,习称“博山刀”,传世极少。背面铸有三字或四字,一般开头两字都是“莒冶”。1979年,山东莒县故城遗址曾出土有这种刀币的钱范。

战国时齐国所铸“明”字刀,时限约在燕占齐都临淄等七十余城之五年间(前284—279年)。。形制极类燕之圆折明刀,然刀身较燕刀瘦狭,通长13.8厘米、重约14克左右。面文“明”字作直立方折状,背文多见“齐化’二字当为与莒刀同期所铸。背文除“齐化”外,尚有“化”、“司”、“齐化共金”、“安阳倍”等近10种。齐明刀今均罕见。

4 晋阳匕:即圆首刀,战国时期铸币,又称直刀、赵刀。形体轻薄,钱文有“甘丹化”、“甘丹”、“白人化”、“白人”、“白化”、“王化”、“城”等十几种,多出于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成白”又释作“成帛”,河北灵寿战国中山故都城址曾出土这种刀币的钱范,可证其铸地。

在这些“晋阳小直刀”中,还有更小的“晋阳半特小直刀”。这种“晋阳半特小直刀”,币型特别小,刀长7.2厘米,重5.8克,周边有凸起的刀形廓,面文篆书“晋半”二字,刀柄无脊线,光背无廓,无文,刀身平直,无狐曲。

5 齐六字刀:齐刀,战国时期齐国铸行的“齐返邦长大化”、“齐大化”、“齐之大化”、“即墨之大化”、“即墨大化”、“安阳之大化”等刀币的总称。除此之外,一般将“莒邦”等残刀亦归入齐刀范围。

齐国在姜氏公室时代大约“刀”、“布”、“圜钱”都在民间流通过,现在还无法确知,与三晋的情形不会有很大的差异。春秋末期,大夫田氏专权,大力推行刀币,为其谋国篡位的手段之一,刀币开始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到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田氏灭姜氏而建立了齐国,其刀币就逐渐成为齐国的法定货币。

齐刀背面文字纪数字的不多,绝大部分纪1个文字或纪两个文字,如土、日、吉、司、正、至、公、化、人、立等单字,齐法化3字刀有纪“法甘”二字的,即墨刀上多见纪“大行”、“法甘”、“安邦”等双字,所有齐刀背面刀身上都有3条横纹和1个十字星纹,还有的刀币背面只有符号,没有文字,对这些背字和符号,让人难以释意。

6 东周、西周(圜钱):又称“环钱”,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

战国“东周”圜钱,直径27mm,此泉为战国诸钱中之大名誉品,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极罕见。公元前441年,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城。此城在洛阳之西,故称其国为“西周”。西周君曾铸造 “西周”圜钱,钱径2.7厘米左右,枚重3.8至5克不等。公元前367年,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地。巩地在洛阳之东,遂称“东周”。东周君亦铸行“东周”圆孔圜钱,钱径2.6厘米,重4至4.5克。旧谱曾收录一种钱径4.1厘米大的“东周”圜钱,此属于大型者,均真。“西周”与“东周”圜钱当年铸量不多,流传至今已成珍稀泉品。

7 共屯赤金(圜钱):又称“环钱”,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

共屯赤金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共屯赤金”铜质,直径43毫米,系战国中晚期(公元前4-前3世纪)魏国所铸。

主要流通三晋地区,圆孔,面无廓,背平,为早期圆孔圜钱。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以下两钱请对比鉴定)

共屯赤金圜钱存世罕见,是先秦名珍之一,1982年山西省侯马市战国墓中曾出土一枚

8 壮泉四十:新莽钱,始建国二年(10)铸。“六泉”指规则直一、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十布”指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弟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其中规则直一在始建国元年(9)已铸,大泉五十则在西汉居摄二年(7)已铸,始建国元年(9)又铸。

布泉也是史籍失载的新朝货币。有学者认为其非货币,而是《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第六十九中》中所说的“始建国二年……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公卿皆持以入宫殿门,欲以重而行之。”但也有学者根据现存钱范等证据认为,布泉实属货币,且流通过,是与第四次货币改革时发行的货泉同时流通的。而上述《汉书·王莽传》中所说者为大布黄千。还有学者认为,布泉是王莽于第四次货币改革后,又尝试进一步收缩之前的改革措施,将货布、货泉二品改为布泉一品,逐步暗地推行。其铸造时间应为地皇元年至王莽死亡之间。

9 国宝金匮直万:新莽时铸钱。上部方孔圆形,有直读“国宝金匮”;下部方形,“直万”两字直书于两竖纹之间。传世仅两枚。

“国宝金匮直万”是我国古钱币中的大名誉品之一,亦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国宝金匮直万钱币铸造于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由王莽铸造;形制特殊,犹如一把打开财富宝藏的金钥匙!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方孔圆钱形式,直径为2.6厘米,面文为“国宝金匮”四字,旋读,悬针篆。下部为正方形,边长为2.5厘米,内有两条竖棱,中间直书悬针篆“直万”二字,顶部有“天府”二字,周身柔润,背面顶部有“蟾宫”二字,该版目前仅见一枚。

有人认为是流通货币,因为折价太高而没有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也有另外一种意见认为该物并非货币,而是藏金柜上的拉手或者装饰之类,象征着王莽拥金无数。

10 大泉五千:三国吴钱,史志无载。 直径:3.8cm 说明:_成色年代:公元239-246年。三国吴钱,孙权赤乌元年至九年(公元238-246年)所铸大钱。篆书“大泉五千”四字旋读,一当五铢五千。传世极少,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是继王莽后最大的虚值钱。另有大泉当千、大泉二千,传世也较少。

11 太夏、真兴:夏赫连勃勃真兴年间(419-475)铸钱。钱文隶书,面重郭,存世极少。 公元419年,大夏国国王赫连勃勃还都统万(今陕西靖边白城子),改元真兴并铸“太夏真兴”钱。大夏乃国号,真兴乃年号。“太夏真兴”钱是我国最早的一枚国号、年号并铸在一起的钱币,存世稀见。目前只发现了几发现枚,有几枚已经流落海外。 有二枚均出自甘肃.

12 永光:南朝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铸钱。形制薄小,重二铢,存世极少。 承光(425年八月—428年二月),或作承阳、永光,是十六国时期夏国君主赫连昌的年号,共计2年余。《晋书》作承光。《魏书》和《太平御览》作永光。甘肃出土的塔有“承阳二年岁在丙寅……”字样。由于北凉曾奉夏正朔和丙寅为承光二年的干支,所以学者怀疑史籍记载承光为承阳之错误;即使承光没有错误,北凉是用了同韵意义相近的阳字代替了光字。后来北凉奉北魏正朔时,遵照谐音,将“延和”和“太延”分别改作“缘禾”和“太缘”。

13 景和:南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铸钱。重二铢,钱形薄小,存世极少。

面文“景和”二字,篆书,横书穿孔两侧,笔画清楚。该钱由官府颁布准式,交民间依式样鼓铸,再交官验收通行,严禁盗铸剪边。因此文字轮廓较永光精整。废帝改元后三月遇害,故景和存世极稀罕。

14 咸通玄宝:唐钱。咸通十一年(870)桂阳监钱官王彤所铸,寻即废止,存世极罕。

“咸通玄宝”(直径:23.1mm),珍,美品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桂阳监铸钱官王彤进新铸钱,文曰‘咸通玄宝’,寻有敕停废不行”(《古泉汇考》)。又《钱币考》考定此钱在彬州铸造。“咸通玄宝”四字隶书直读。钱径2.3厘米,重3.5克左右。钱文称“玄宝”而作正用通货者历来仅见。由于此泉铸时甚短,传世绝少,成为隋唐时代古泉珍品之一。 据何翔先生文章报道:1991年,甘肃省宁县某施工工地曾出土一批窖藏五代十国时期的古钱,共6万余枚,95%以上是唐开元钱。当中发现1枚“咸通玄宝”。此泉径2.4厘米,重4克。钱文隶书,光背。钱体绿锈,生坑出土,此珍泉现归甘肃庆阳地区博物馆收藏。昔日泉家仅见张叔驯、罗伯昭先生有收藏。另见《足斋泉拓》亦收录1枚“咸通玄宝”珍钱拓本。《简明钱币词典》第167页亦收录2枚“咸通玄宝”拓本,该书评此泉为一级(大珍),可见“咸通玄宝”钱之珍贵程度 ---(摘自《中华珍泉追踪录》关汉亨·著)

15 开平通宝、元宝:梁钱。开平是五代梁朱温年号(907-911),存世仅通宝、元宝大铜钱各一枚,对其真伪钱币界看法不同。另有开平元宝铅质小钱,系南汉刘隐奉梁正朔而铸。

“开平”是后梁太祖朱温的第一个年号共计五年(907—911)。唐乾符四年(877),朱温参加黄巢起义并以战功被“大齐”政权任用为同州防御使。后因唐朝军队围困同州黄巢未救,朱温叛变投降唐朝。唐僖宗任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此后由于镇压黄巢有功,被授以宣武军节度使,先后被封为东平王和梁王。从此朱温拥兵自重,不断扩充势力,诛杀异己,以至位极人臣。开平元年(907)废唐哀帝,自行称帝,改名晃,建都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自此唐朝结束289年的统治,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

16 天成元宝:五代后唐钱。天成年间(926-930)铸。

天成元宝:是五代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天成年间(926-929年)明宗废铝锡铸造的劣等钱币,所铸成“天成元宝”。这种钱在制作上较精整,文字清晰,由上往右依次旋读。因所出甚少,可谓五代钱中的珍稀之品种,历谱所载天成钱,皆为小平形制,但以时过境迁,近年以发现折五和折十大型钱,今展此品为折五形制,钱文隶书,文字规整,线条圆润古朴,柔中寓刚,浑然一体,制作工艺精整,钱体呈暗褐色包浆,锈色得体、自然,质地青黄。略有锈斑,形制规整应为官铸无疑,此钱出自东北灌装窖藏之品,请师友鉴赏指正!

17 永平元宝:前蜀钱。永平年间(911-915)铸,存世极罕。

五代十国·前蜀永平元宝,直径23.5mm,重4克,是品“永平元宝”钱为王建改元永平时所铸的第一个年号钱,也是前蜀最早的铸币。其钱文隶兼八分,右旋读,面穿郭凹下隐起,形制犹如晚唐开元钱,制作不精,这与蜀地铜源匮乏有关。永平钱系用开元钱改范而成,尤以“平”字短拙肥壮而著称,所见真品惟此版式,是钱因存世绝少,昔被列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美品,难得

相关链接:

五代十国时期前蜀高祖王建永平年间(911~915年)所铸。王建,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东)人,原为市井无赖,投军后靠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发迹。唐僖宗入川避乱时,因勤王翼卫有功,被擢升为利州刺史;昭宗时朝廷为能控制西川局面,特割邛、蜀、黎、稚四州置永平军,授王建为节度使。王建自攻克成都后,复出兵收取东川,乃至据有全川,一时势力大盛,被唐王朝封为蜀王。唐亡后,王建旋即设府自帝于成都,国号大蜀,所建年号有武成、永平、通正、天汉、光天;其在位期间,尚能纳言擢才,任用贤能俊杰,并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使原本社会动荡之蜀地暂时得以安定,民生得以休息,经济状况渐有好转。

18 天德重宝:闽钱。天德年间铸,有铜、铁两种,当百使用,背穿上“殷”字,以纪国号。

天德重宝:闽钱。天德年间铸,有铜、铁两种,当百使用,背穿上“殷”字,以纪国号。

公元943年,王审知第三子王延政杀兄自立,称帝于建州,改国号为殷,建元天德,共历2年, 闽地王氏政权铸币,多为值低的铅、铁质大钱,铜钱则存世极罕。据《十国纪年•闽史》载:“王延政天德二年(944年),铸‘天德通宝’大铁钱,一当百”。按王延政系闽太祖王审知之子,与其弟王延曦阋于门墙,后称帝于建州(今福建建瓯),改国号为大殷,建元天德。闽地原本为贫瘠之区,王延政立国后,与邻国战事不断。因财政不足,所铸天德大铁钱当百文使用,同时任用佞臣横征暴敛,搞得民怨迭起,南唐趁其内乱之机,举兵攻入建州,俘王延政迁于金陵。铸造有"天德通宝"和"天德重宝"背""钱.根据文献记载,"天德通宝"有铜铁两种,但铜钱仅见两枚,铁钱尚无可靠品."天德重宝"背"殷"钱也分铜铁两种,其中铜钱有大样和小样之分,面文也有隶书和楷书的区别,有"宝"字"足"部作隶笔,钱币界成为隶德天宝,极其罕见.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公元943年,王审知第三子王延政杀兄自立,称帝于建州,改国号为殷,建元天德,共历2年, 闽地王氏政权铸币,多为值低的铅、铁质大钱,铜钱则存世极罕。据《十国纪年•闽史》载:“王延政天德二年(944年),铸‘天德通宝’大铁钱,一当百”。按王延政系闽太祖王审知之子,与其弟王延曦阋于门墙,后称帝于建州(今福建建瓯),改国号为大殷,建元天德。闽地原本为贫瘠之区,王延政立国后,与邻国战事不断。因财政不足,所铸天德大铁钱当百文使用,同时任用佞臣横征暴敛,搞得民怨迭起,南唐趁其内乱之机,举兵攻入建州,俘王延政迁于金陵。铸造有"天德通宝"和"天德重宝"背""钱.根据文献记载,"天德通宝"有铜铁两种,但铜钱仅见两枚,铁钱尚无可靠品."天德重宝"背"殷"钱也分铜铁两种,其中铜钱有大样和小样之分,面文也有隶书和楷书的区别,有"宝"字"足"部作隶笔,钱币界成为隶德天宝,极其罕见.中国古钱五十名珍

19 天策府宝:楚钱。马殷受梁封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于乾化元年(911)铸天策府宝,有铜、铁两种。据《十国纪年》载,当时城中行用铁钱,城外使用铜钱。其所指城中城外可能是指境内境外。铜钱又有背龙及鎏金等品。

五代十国·楚钱。后梁开平四年(910)时,据有湖南八州的马殷受封于朱温,被拜“天策上将军”;次年(干化元年)铸“天策府宝”钱。“天策府”本系马殷官府名称,以府第名铸钱,在中国古代铸币史上不多见。天策府寳分铜、铁两种,铜者甚少而铁钱亦稀,另有鎏金钱殊足珍贵。天策府寳属折十型,面文楷书、旋读,光背,面背内外郭俱备,铸造精整,向为历代泉藏家所珍视,是中国古钱中的大名誉品,亦列在“五十名珍”之内。此枚“天策府寳”出自北方,锈蚀不重,但已入骨,包浆自然,品相俱佳,极为难得。 注:已经上海世佳艺术品有限公司-古玩检测站进行金属成份检测,拍卖成交后将向买家提供有关数据证明 重21.45克

20 乾封泉宝(楚):楚马殷所铸大钱。有铜、铁二种,背有天、策、天府、天策、策府等字,铜钱数量少于铁钱,钱文隶书,与唐高宗乾封泉宝不同。

21 广政通宝:后蜀钱。孟昶广政年间(938-965)铸,有铜、铁、铅三种平钱。

22 大蜀通宝:后蜀钱。钱文形制与广政通宝接近。存世极罕。

23保大元宝(背天):南唐钱。李璟保大年间(943-957)铸,背上“天”字,形制厚重,存世极少。

24 永通泉货:南唐钱。显德五年(958),李璟铸永通泉货大钱,以一当十,钱文有篆、隶两种,篆书者较薄小,为后期的减重钱。

25 大齐通宝:南唐钱。此钱真品仅发现二枚,因其文字形制与大唐通宝接近,所以定为南唐开国者徐知诰升元元年(937)建国号大齐时所铸。一说为南唐后期铸大唐通宝时所铸。

小编:V信:q3434905954

白玉菩提和菩提根的区别

饼茶如何撬开不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