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大全网

庐陵文化瑰宝:吉水县盘谷鳌鱼灯

03-13

庐陵文化瑰宝:吉水县盘谷鳌鱼灯

2

鳌鱼灯是吉水县盘谷镇谷村的传统灯彩。“盘谷一千烟(户),代代鳌仔灯”。相传谷村小祠下兵部尚书李邦华在李自成攻破京城后,明朝皇帝朱由俭自缢景山,他自缢在皇帝脚下。新朝皇帝感于此事,赐李邦华家眷带一批灯彩回故里。这批灯分坐灯与行灯两组。座灯有鳌山、龙船、千秋架、故事人物等;行灯有龙灯、狮灯、花灯、鳌鱼灯等。由于座灯制作耗资太大,年久失传。只有鳌鱼灯代代相传,至今不衰。“鳌”,一含“独占鳌头”的寓意;二是谐音“傲”,高傲不屈,因此灯以皇上所封自诩,一村独耍,不准他村效法。

鳌鱼灯由麒麟、狮子、黄龙、鲤鱼的头尾4种8节组成。舞者8人,在鳌头师傅带领下,翩翩起舞。花节有团龙、会圈、踏四门、踏“之”字、举龙、打龙、步桩、传龙等。其中,“步桩”一节饶有风趣:鳌头师傅站在一个矮桩上,举鳌头回首一拗,表现出傲慢倔强的神气。耍灯时,配上打击乐和唢呐,在《大开门》《风入松》《上、下山虎》《节节高》《得胜令》等奔放热烈曲牌伴奏中,舞动的鳌鱼灯显得千姿百态,阳刚勇武,看得人口张目眩,惊叹不已,正所谓:看了盘谷灯,连夜出生庚(意为女儿要出生庚对八字找舞灯后生做老公)。

鳌鱼灯经过县文化馆挖掘、整理,参加1961年全省民间舞蹈会演和1978年吉安地区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奖。2010年盘谷鳌鱼灯入选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谷村是江西省第一大村,全村共有3000多户,1.5万多人口,村民全为李姓,是江西省李姓最大的一个聚居地。鳌鱼灯历史悠久。据传,鳌鱼灯是为表彰明朝兵部尚书李邦华的忠心,特赐予家眷归家赏玩。李邦华将其带回盘谷谷村老家,传承至今已近400年历史。

由于鳌鱼灯的表演蕴含着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祈祷上天赐予祥瑞保佑平安、吉祥如意,祈祷人丁兴旺、家族繁荣昌盛的夙愿,每年的春节期间,谷村的村民们都会自发地舞起鳌鱼灯,把这一习俗从春节一直闹到元宵。

  鳌鱼灯原属宫廷灯彩,民间罕见,仅在吉水县盘谷镇盘谷村流传。每逢春节当地就会表演这一独门技艺以烘托节日气氛;鳌鱼灯由麟、狮、龙、鳌四个吉祥物组合而成,表演形式多样,花节繁多,别具一格,尤其是其中的鳌步有鲜明的宫廷灯彩特征,表现出华贵高雅的气势。2006年6月,吉水鳌鱼灯于吉安灯彩中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鳌鱼灯历史悠久。相传鳌鱼灯是明代崇祯皇帝赐给兵部尚书李邦华回家玩赏的灯彩之一。1628年,兵部侍郎李邦华,因治军有方,受到崇祯皇帝的嘉奖,升任兵部尚书。受命之后,为全心治军,李邦华毅然遣家属还乡,家属留恋京城灯彩。崇祯皇帝于是赐鳌山灯彩一起,由李邦华家属归家玩赏。后来当地每逢春节就会表演这一独门技艺以烘托节日气氛;这起灯分座灯、行灯;座灯有鳌山、龙船、千秋架、故事人物灯等;行灯有龙灯、狮灯、花灯、鳌鱼灯等,因耗资太大,其他灯都失传了,唯有鳌鱼灯代代相传,至今已传17代。

  鳌鱼灯由麒麟、鳌鱼、狮子、黄龙四品组成,每品各两节,共八节,分别以淡蓝、粉红、橙黄彩布联结起来。麒麟,是吉祥的象征。“鳌”通“傲”,意为“独占鳌头”,表明此灯为皇上所封,只准一村独耍,不准他村效仿。

  鳌鱼灯的表演花节有团龙、会圈、跳四门、跳三字、举龙、打龙、步桩、传龙等。表演时,8个青壮年,分两人一组,由鳌头师傅带领四小龙群起,按照踩四门、打龙、织壁、步桩、跳龙门的程式完成整套动作。表演时麟与鳌结对,狮与龙成双,追逐嬉戏,各自翻滚,谓之“打龙”。鳌要溜,优美圆滑,似鲤鱼戏水;狮要踊,跳跃扑腾,如猛虎下山;龙要卷,扭搅旋转,似彩绸飞舞。耍灯时配打击乐和唢呐伴奏。

  每年春节,盘谷村的村民们都会张罗着打鳌鱼灯,此项习俗在当地从春节一直闹到元宵。清中期,此灯最盛行,盘谷村18族的48个支房,每房至少有一起,最多时玩到100多起。整个灯队,规模巨大,绚丽多彩,十分壮观。有句俗语说:“看了谷村灯,连夜出生庚(嫁女订婚的生辰八字)。”



波士顿犬优缺点

蝈蝈吃什么怎么喂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