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大全网

当代石艺鉴赏:形神气韵的探索

08-27

当代石艺鉴赏:形神气韵的探索

“形神”与“气韵”是中国古代绘画美学的核心范畴,也是历代画家绘画创作的重要标准。

图纹石中的画面石就是一幅天然绘画作品,其鉴赏和收藏须借鉴和遵循绘画理论,特别是形神、气韵观点和理论。

梅兰竹菊 | 韶关五彩石

中国古代绘画形神、气韵的内涵和精髓

(一)“形神”观的主要内容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已隐含了“形神”观点。其文曰:“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犬马人人皆知,有具体之“形”,画的似与不似,有客观衡量的标准,所以难;而鬼魅则无“形”,人们从未见过,画起来不受形的制约,所以易。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中说:“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窥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君形者”就是“神”,是对“形”的主宰。“美而不可说”“大而不可畏”,原因是没有“神”。刻画人物的面目却未能传神,这是绘画之败笔。

松寿延年 | 大湾石

绘画“形神”论的正式提出是在东晋顾恺之的《魏晋胜流画赞》和《论画》中,它是对人物画创作的具体要求。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传神写照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描绘对象的体验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这就是“以形写神”。“传神写照”是通过对象之形,把其所蕴藏的“神”表现出来。顾恺之“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观点是绘画领域“形神”观的缘起。

禅悟 | 九龙璧

“形神”观最初产生于人物画领域,后来逐渐被引入山水画创作,重“形似”,主张“形具而神生”,认为先有“形似”,方能“神似”,“神似”离不开“形似”这个基础。审美创造的法则是“以形写神”,其审美理想是“形神兼备”。重“形似”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传神”。

自由飞翔 | 冰彩玛瑙

“形”与“神”的关系,经历了先秦两汉“重形似”、魏晋唐的“形神并重”到宋元明清“重神似”的过程,从对客观物象外在形貌的表现,走向对创作主体主观精神、主体性情的抒发。

荷趣 | 大化石

(二)“气韵”论的基本内涵

“气韵”和“形神”有较多联系,两者均为人物画创作的重要标准。“神”与“气”是直接融通的,“神”正是以“气”为基础所构成的人物本性、气质、风度的集中体现。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画论,“气韵生动”居首。新儒学大家徐复观认为,“气韵生动,乃顾恺之的所谓传神的更明确的叙述”。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袁济喜认为,“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求在人物的外形描绘中,表现出生动的神气韵润,这同顾恺之‘以形写神’说大致相同”。

化境 | 冰彩玛瑙

中国古代“气韵”观念,受汉代“元气”论为代表的宇宙论和魏晋玄学本体论的双重影响。“气韵”以“气”为主,“气”就是画面的“元气”,是来自宇宙的元气和艺术家本身的元气相化合的产物,也是画面艺术的生命所在。“气”鼓动万物产生韵律与节奏,就体现为“韵”,是画面的节奏美与韵律美,是人物的“风姿神貌”。《广雅》也说“韵,和也”。

现代美学大师宗白华说:“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绘画有气韵,就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气韵”拆解使用时,所重在“气”,则强调由“笔”的运用而产生的线条的流动效果;所重在“韵”,则强调由“墨”的运用而产生的渲染效果。

彬彬有礼 | 长江石

“形神”观主要是对人物内在精神气质的要求,“气韵”论的影响大于“形神”观,它在创作主体性、笔墨运用、画面美感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美学中颇具影响的美学范畴,成了衡量艺术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艺术家终生为之奋斗追求的目标。

传经 | 雨花石

画面石的欣赏及其评价标准

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对画面石的描述是:“由不同颜色、不同物质形成的点、线、面组合且构成图案或画面的观赏石”,并要求“具象石求形象、重写实,而抽象与意象石求神韵、重写意”,要求“构图方式多元,图面刻画细致入微”;在韵意上,要求主题明确、形神兼备、形意生动。

一叶一菩提 | 长江石

笔者以为,画面石(包括切片打磨的云南大理石画、长江国画石、柳州草花石、韶关乳源彩石、海洋玉髓等)当以古今美学、绘画理论等为主要审美依据和欣赏评价标准,同时结合《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中关于对观赏石形态、质地、色泽、纹理、韵意、命题、配座、传承“八大要素”的要求,进行综合考量。

腊梅迎春 | 黄蜡石

画面石是石质艺术品,与人间绘画的区别在于使用“介质”不同,人间绘画的介质是纸质或绢帛,画面石的介质是石头。不管人造、天造,是艺术品就要按艺术品的标准严格要求。

因此,笔者以为鉴赏画面石应当“吹毛求疵”、追求完美,不能原谅天造的缺憾和不足,否则就无法区分精品石和普通石,就无法给赏石艺术品划分等级。

红火 | 乌江石

我们说,气韵生动始终是观赏石鉴赏评价的核心,但这并不等于说神似、神采、传神就是唯一的鉴评标准。事实上,脱离了“形似”这个基础,也不可能达到“神似”,从而产生气韵。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对绘画创作提出六项标准,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模写,明确指出:气韵就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要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而实际上这些要求是靠“形似”来支撑的。中国画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

飞龙在天 | 黄河石

同样,刘道醇的“六要”也是开头就讲“气韵宜兼力”,求其活生而灵动;象生意端,形造笔下。这里的“活生而灵动”,也是形神兼备兼力的结果。鉴赏评价画面石,必须注重“形似”,否则“神似”便是“空中楼阁墙上草,没有依托必然倒”。

玄奘 | 祁连彩玉

顾恺之、谢赫处在东晋南齐时期,学术上形式主义盛行,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均非常注重对人物外在形貌的精细刻画。在谢赫对绘画创作提出的六项标准,其中,“气韵生动”是对作品的神韵要求,“骨法用笔”“应物象形”是对物象形貌的要求,“随类赋彩”是对色彩的要求,“经营位置”是对构图的要求。在魏晋时期,“形神兼备”的美学追求对“形似”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创作人物画。

在《古画品录》中,谢赫评论顾恺之是“深体精微,笔无妄下”,说明顾恺之对绘事体验细微,一般不轻易下笔。我们在鉴赏评价人物画面石时,要严格比对这些画理和要求,细分大小项目,逐个比对赋分,最后得出评级分等结论。

海上共潮生 | 乌江石

“气韵”概念进入山水画领域时,“气”的概念有所弱化,“韵”的要求相对增强。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以形媚道”“应目会心”“应会感神”,说明形质是“神”的载体。宗炳的“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就是对自然山水形貌的“形似”要求。

“气韵生动”不但不排斥“形似”,而且要求融“形似”于“气韵”之中,客观物象与主观精神相融合,形神并重、主客兼容。

我们在鉴赏评价山水画面石时,在“形似”的基础上,重在审视其神韵。尤其是审视上苍对“笔墨”的运用,这是表现山水画面石神韵最主要的地方。谢赫“六法”中的“骨法用笔”,就是要求线条要灵动、飘逸、有质感,“笔”与“墨”虽不可分割却有所侧重,“笔”用于刻画状态、塑造外形,“墨”重在氤氲渲染、体现神韵,要求浓淡有致。

日出江花红胜火 | 大湾石

运用形神气韵论鉴赏画面石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能机械或简单搬照古代赏石理论鉴赏画面石。古人玩石,主要玩的是造型石,如《云林石谱》记载的古人赏玩的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青州石、澧州石、泗州石、吕梁石、绿松石等等,多为造型石,且意象和抽象石居多,包括宫廷贵胄、重臣、富豪们玩的私家园林石,文人雅士们玩的文房几案清供石;而很少有人玩画面石,尤其是具象画面石。因此,对其鉴赏基本是以追求“气韵”为主,在某种程度上的重视“神似”、轻视“形似”。依此鉴赏当今的画面石,明显不太恰当。

牧牛图 |潦河石

(二)不能把写意画的风格、要求嫁接到鉴赏具象画面石上。有的人认为,工笔风格的具象石“小家气”,是“小儿科”,连娃娃都能看懂,太直白没意思。而写意风格的意象、抽象石才是“大手笔”,有“大气象”,像泼墨画一样,“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写意画主张“神似”没错,画者“不求形似求生韵”,笔不到意到,笔断意连,意断神连。

殊不知,写意画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意第一”,通过画的立意扣动欣赏者的情意,从而产生回味不尽的画意,如八大山人的写意画,“往往游戏笔墨外”。故此,用写意画简笔描绘、文以载道、遗形写神的画风和要求来鉴赏具象画面石,亦不太恰当。

八大山人遗墨 | 长江石

(三)不能将形与神、气与韵对立起来,甚至走两个极端。“形”强调描绘精细,“神”注重刻画深入;“气”讲求绘画风骨,“韵”突出节率动感。

南朝画家范稹有云:“形存则神成,形谢则神灭”。形与神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形是客体,神是内涵,形越完美,其神的内涵越丰富。这也像画家用笔、使墨一样,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僧与蝶 | 海洋玉髓

画家审美创造的法则就是“以形写神”,审美理想就是“形神兼备”。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形全而神备才算精妙;以形写神,写形而神来,神来则生动,生动则气韵生。

无论是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还是谢赫的“气韵生动”,都强调“形似”的基础作用,在“形似”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求其“神似”。

泼墨心情 | 三江石

“形”与“神”的关系还如“皮”和“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时,一味追求神似或形似,走两个极端,也是不对的。

石友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石。这就要求我们,内练真功、外揽臻品,谷满仓廪、心里安定,倘若不信、良莠难分,废石充盈、徒劳无功。

雄姿英发 | 金沙江石

注:本文出自宝藏杂志。

昌化石价格一般是多少?

宠物用品店加盟免加盟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