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谦(1903年-1985年),字钵厂,号益斋,又号居庸山农,是中国现代书法和篆刻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出生于北京昌平区马池口镇葛村,家境清贫,仅在私塾接受了三年的基础教育。
1920年,徐之谦进入北京文楷斋刻书处学徒,由于自幼对书法怀有浓厚的兴趣,他在书写工作中表现出极大的努力和天赋。徐之谦从临摹《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开始,日夜刻苦钻研,迅速展现出优秀的书写技艺。1921年秋,他被提升为书写工,负责书写图章、篆刻戳记以及各种版本的书写工作。
1923年,文楷斋在上海开设分店,徐之谦被调往上海,为著名藏书家蒋梦萍书写宋体字。在上海期间,他书写了大量的文字,包括仿宋体《松陵集》、明刻本《三国演义》旧刻本《苍梧集》等,展现出了卓越的书写技艺。
1927年,徐之谦调到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的旧书部工作,负责补写百衲版二十四史,并为宋史、元史、明史以及《古逸丛书》、《四部丛刊》等书补写缺页和缺字。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他得到了更多书法学习的机会,结识了黄宾虹、黄蔼农等书法大家,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1932年1月28日,商务印书馆在淞沪战役中被炸毁,徐之谦被困在上海,生活艰难。1937年夏,他前往南京荣宝斋重操旧业,但“七七事变”爆发,局势动荡,他无法继续工作,只得返回故乡,以务农为生。
在十余年的艰苦时光中,徐之谦从未放弃对书法和篆刻的热爱和钻研。1951年4月,他回到北京荣宝斋从事书法、篆刻工作。经过三十余年的勤学苦练,他的书法和篆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徐之谦的书法作品涵盖了隶、行、楷、草、篆等多种字体,风格端庄古朴,严谨流畅,深受国内外书法界的赞誉。他还为许多国家重要建筑刻写题字,如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青龙桥詹天佑墓碑等,展示了其在书法艺术上的高超造诣。
晚年时,徐之谦定居在阳坊镇西马坊村,不仅持续创作,还热心传授书法和篆刻技艺,培养了许多后继者。1985年因病逝世,享年82岁。他的书法和篆刻作品被广泛收藏,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宝贵的遗产,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