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 邢窑 白瓷执壶:高12.1cm、口径6.9cm、足径6.5cm。敞口,鼓腹,平足,底边与圈足一线切线明显,短流,曲把。外壁至内颈均施白釉,内颈部以下及外底无釉,内壁可见明显拉坯遗痕。白釉莹洁光亮,把手积釉处白釉泛青,腹部有多处淌釉遗痕。胎土洁白细腻。
此类执壶,由晚唐至北宋早期,经常出现于北方窑系,与西安出土唐太和三年(829)王明哲墓出土“老得家茶瓶”形制相似,亦和唐代刘府君墓出土邢窑白釉执壶雷同,又和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所藏唐代滑石茶器组中的短流茶瓶相近,此类型制是唐代用来装煮沸水点茶的茶瓶。
2、晚唐~五代 白瓷皮囊壶:通高16cm、口径2.7cm、底径8cm。皮囊壶,直口,弓形提梁,口下与提梁末端均作繫带钉绑状。器身模印三道绕饰如皮革接缝的凸稜线,以及披挂鞍背的织毯。属早期皮囊壶造形,唯全器入手厚重,釉色偏黄且浓浊油亮。底作低矮的饼状假圈足,无釉,胎色灰白。有推断为晚唐巩县窑者。
3、唐 黑釉铁斑三足鍑:高17.2cm、口径16.2cm。这件黑釉铁斑鍑口沿微捲,短直颈,圆肩鼓腹,平底,带有三兽形足。器身施罩酱黑色釉,釉色不匀,釉表有光泽感,釉面可见明显铁斑痕迹;器内施釉亦有抹画痕,外壁施釉不及底,露出棕褐色胎,胎质细腻,外底还可看见辘轳镟修痕迹。整件作品与河北省深州市下博村唐墓出土品近似,也和三彩、白瓷等相似造型的作品共同反映出九世纪三足鍑盛行的时代风格。
本器虽贴有清代“天字三号”黄籤一张,但对照民国十四年(1925)“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检紫禁城故宫物品,以千字文顺序所编的《故宫物品点查报告》却发现,于其时本件的所在地是寿皇殿,称为“古瓷三足礶”,由此或可反映出清宫物品在传世过程中可能经过移动或存在不同的编号系统。
4、五代~北宋初 邢窑 花式碗:高4.8cm、口径15.9cm。五瓣花口碗,敞口微弧向下斜收,矮圈足,足端平切。裡心略低陷。器壁厚度平匀,内壁于口下有朝向碗心方向的短凸稜线与花口凹处相对应,俯视全器若花瓣张放。
全器无纹饰,釉色于白中泛淡青调,光泽温润静谧。釉施至足端壁,但不全备;足端无釉且有沙垫痕。口下釉汁流坠痕明显,口沿釉薄且似于成器后有磨痕,或许原镶有金属釦稜。全器形制弧度与短稜分瓣习惯,为五代时期所常见,近邢窑偏青类作品。
5、唐 白瓷 双龙耳瓶:通耳高36.6cm、口径6.8cm、底径9.2cm。双龙耳瓶或称为双龙柄壶,是唐代常见的器形之一。它的用途至今不明,目前所见作品因多半出土自墓葬,故可将之看成是祭器或明器。这件原属清宫旧藏的双龙耳瓶,从雍正、乾隆两朝官窑相继仿烧相似的器型看来,至少出土于雍正朝或更早以前。
6、唐 八~九世纪 白瓷撇口长颈瓶:高26.3cm、口径6.3cm、底径8.5cm。撇口长颈瓶,颈中段窄细并向上下端缓和外展;肩圆鼓,腹作球形,长宽约略相当,上部略丰而下敛;饼形假足,平底无釉。胎色白,无施化妆土,外表大半受土鏽与伤蚀。
此种长颈壶瓶自北朝开始制作,或与欧亚草原传来之金属器、玻璃器相关;从北齐、隋、唐一直持续发展。本器胎体坚緻,施釉细腻平匀,虽有大片面积的釉面受蚀,仍属早期白瓷难得之作,推测为邢窑作品。
7、唐~五代 邢窑 结带柄执壶:高9.9cm、口径4cm。宽直颈,口缘微外敞,肩丰圆,腹向下斜收,矮圈足,足形刻削平整。短流曲,把分三稜,作结带式,在曲耸高处饰绳结,衔接颈部与腹最宽处;把高过口沿,结顶有一小孔。流稍矮。釉汁匀淨润泽,色略灰青,施釉不及底,底足均露白色胎。属邢窑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