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大全网

惊蛰来临,春茶季前揭秘5大春茶专业术语

03-05

惊蛰来临,春茶季前揭秘5大春茶专业术语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今天是2024年惊蛰。

春雷响,万物长。

从今日起,便是仲春,万物勃发。

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春日蛰居的虫子。

走到山上,处处都是轻快的春景。

黄鹂鸟啼鸣清脆,三月的灼灼桃花,眼见着就要绽放。

到山上赏桃花时,站在花下,扑面而来的尽是明媚和暖。

此情此景,很自然就能联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那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好地方。

近期在泡茶时,为了应景,茶具搭配上花了点巧思。

盖碗,选白绿色系的。

上面加了春日山居图的彩绘画面,绿水青山、山峰青翠、远山如黛。

有桃花开了两三枝,桃花桑竹,高大的苍松绿槐,树丛郁郁葱葱。

田野阡陌纵横,有观景的凉亭矗立山间,也有屋舍陈列其中。

扑面而来的,便是惬意的春日山居氛围。

主人杯,选柴烧十二花神闻香杯里的“三月桃花杯”。

桃花瓣与桃树枝色彩,加入了斗彩。

与柴烧天然形成的落灰釉底色,相映成趣。

惊蛰之后迎来的,除了灼灼桃花外,还有一众老茶客期待已久的春茶。

3月已至,等茶树们完成最后一程的能量积累,便会迎来春茶开采的好日子。

盼着,盼着,采春茶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这5点有关春茶的名词,值得细看一遍,拓展你的知识面。

《2》

一、头采茶。

“头采米针的芽头好特别,短小肥萌!”

春茶季里,“头采”二字的含义,指头一批开采的春茶。

似头一茬鲜嫩春韭,也似母鸡的初产鸡蛋。

头采茶,是春茶里的先头部队。

茶树们经过漫长冬日的休养,默默积累了大量能量。

等到开春后,迎来生长大爆发,生发出短、肥、萌的新芽。

和其它春茶比,头采茶的珍贵之处体现在三点。

它是头一批采摘的春茶,养分积累最足,内在元气满满;

同一片茶园内能采到头采茶的时间,也就短短1-2天,过时不候,出产量低;

最后,头采茶的外在颜值高。

以头采米针为例,它的芽头长相明显有别于其它银针。

它的芽身更紧实肥壮,白毫更密,每一颗茶芽内都浓缩着大量茶味精华!

《3》

二、明前茶。

“明前茶,贵如金”。

一众春茶里,明前茶拥有超高认可度。

清明之前,天气还没有正式回暖。

明前采下来的春茶,拥有以下共性:芽叶细嫩、品相精致、鲜味突出。

久而久之,便有了明前茶贵如金的茶界谚语。

但这番话不是所有茶都适用,更多是体现江浙一带的绿茶。

譬如,明前龙井、明前碧螺春等。

换作其它茶叶产区,未必适合。

像二月初就采摘的广西绿茶、贵州绿茶,明前采摘的优势并不突出。

而武夷岩茶、凤凰单丛、安溪铁观音等乌龙茶,它们的采摘共性是“开面采”。

不采细芽嫩叶,要采具有成熟度的鲜叶为原料。

清明之前不采茶,没有明前乌龙茶的概念。

《4》

三、雨前茶。

春天节气里,从清明到谷雨,这短短半个月内是不少春茶的重要转折期。

明前茶,清明节气之前采摘。

雨前茶,采摘清明之后,谷雨之前的鲜叶为原料。

过了清明,步入仲春,春和景明。

和明前茶比,雨前茶的生长期更长,有了更多的时间积累养分。

类似树上熟的水果、慢养出来的黑猪肉那样。

生长期充裕,体现在雨前茶身上,便是汤水更醇和饱满,汤感表现更优秀。

同时,谷雨的“雨”,能滋润万物生长。

彼时,水汽充足,气温回暖。

春季版“雨热同期”特殊阶段,有利于雨前茶的叶片舒展,积累更充足的芳香物质,花香更明媚。

所以,虽然在外形上,雨前茶不如明前茶细嫩精致。

但在风味表现上,雨前茶的综合性价比颇高!

《5》

四、旗枪茶。

春茶里,旗枪的说法在各大茶区都有出现。

最早,旗枪是唐代的春茶采摘标准。

在唐朝时期,春茶按莲心、旗枪、雀舌、鹰爪等不同等级采摘。

宋朝的苏东坡,曾写过完整的斗茶过程。

“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

宋朝的点茶斗茶,用的是原料细嫩的蒸青绿茶饼,制茶原料都是旗枪、雀舌等细芽嫩叶,不含粗糙纤维。

将茶饼碾碎捣碎,按点茶的做法,连茶带汤沫一起喝下时才能确保极致细嫩口感。

从唐宋,一路发展至今,不少绿茶产区在给茶叶取名时,依旧会沿用旧历,喜欢用绿茶旗枪、绿茶雀舌进行定名。

不过,白茶里的“一旗一枪”,有别于绿茶旗枪的泛指。

一旗一枪,指白茶白毫银针的采摘标准。

枪,指芽头。

旗,指紧贴着芽头的小叶壳。

白毫银针的标准茶青,像红缨枪那样,芽头肥壮,紧贴着未舒展的小叶壳。

如果没有小叶壳,只剩光秃秃的茶芽,这样的芽头并非长相标致的白毫银针!

《6》

五、雀舌茶。

春茶里,雀舌这个茶名出镜率很高。

在很多茶友的印象里,雀舌是一种绿茶。

前段喝了一泡焙火略足的岩茶雀舌,晒图分享时有不少新茶友好奇。

“不对吧,雀舌怎么会是岩茶!”

“雀舌到底是岩茶,还是绿茶?”

这一桩茶界公案,值得细细分说。

某种程度上,雀舌这个茶名有些类似我们身边的小红、小明、小军。

往人堆里喊一声“小明”,能迎来好几位同音同名者回头。

重名率之高,可见一斑。

雀舌在茶叶圈,也有不少同名者。

最初,雀舌是古代绿茶采摘的一种等级标准。

演变到今天,不少绿茶在取名时,仍偏好用这个知名度广的茶名。

包括江苏雀舌、贵州雀舌、四川雀舌等,它们是原料采摘细嫩的绿茶。

而武夷岩茶,也有同名者。

岩茶雀舌,是武夷岩茶里出了名的晚生小叶品种。

发芽迟,叶片细巧。

单看细小的叶片,犹如鸟雀舌头,所以得名“雀舌”。

以武夷名丛雀舌茶树的鲜叶为原料,经过做青焙火制茶流程后,做出来的茶叶成品,毋庸置疑是岩茶。

除了与部分绿茶重名外,岩茶雀舌与绿茶雀舌没有任何关联!

《7》

惊蛰,是春天的一次勇敢醒来。

仲春已至,气温回升。

人间经过漫长蛰伏后,大地已经重新换上漫山遍野的新绿。

春色烂漫,和风细雨,桃李芳菲,翠柳烟霞。

早上起来,收到一条日历推送。

“今日惊蛰,愿你向暖向上,一切美好都在悄然发生。”

这句话太适合用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了。

惊蛰一到,距离春茶开采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盼着一整个冬天的鲜爽春茶,正在缓缓归来。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有盼、有望,是惊蛰时节的最美一面!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六安瓜片茶

黄州寒食诗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