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织女”高青敏
文化街的 “绣珍阁”以教授苏绣为主,店主人高青敏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她的性格全然没有北方人的风风火火,倒尽是江南水乡的柔情。
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高青敏接触了苏绣,她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种钟灵俊秀的手艺。第二天,她特地跑到苏州拜师,投到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朱寿珍门下学艺,专心学起苏绣来。周围人常说她是“为了一根绣花针,扔了一个服装厂”。
说起苏绣,高青敏便打开了话匣子,从苏绣的起源、特点,到种类、绣法,她如数家珍,足可以看出她对苏绣的钟爱。正是因为这份钟爱,高青敏决定要在青岛宣传、推广苏绣,她的梦想就是对苏绣加以创新,打造“青绣”的金字招牌。为了实现这个梦想,2008年8月,她的“绣珍阁”在文化街开业了。开始,很多到绣珍阁的人都会问:“你是苏州人吗?不然怎么会绣得这么好?”这一点使她感到很痛心。“其实苏绣只是起源于苏州的一个刺绣门类,但这项艺术是属于中国的,属于民族的,自然也是属于青岛的。”高青敏认为,之所以大家会这样问,全在于公众对苏绣的不了解。5年来,她开始对外传授这门手艺,共教了300多名学生,从十八九岁到60多岁的都有,同时她也经常开办苏绣作品展览、免费培训讲座,还曾主动走进社区做宣传。在她的不懈努力下,青岛人对苏绣的认识和鉴赏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
高青敏认为,目前苏绣在青岛的发展,主要的障碍还是人们的观念和认识。苏绣作品从几十元到几十万的都有,它可以是艺术品,也可以是普通工艺品,甚至可以在生活用品上出现它的身影,多元发展才是它的出路。在很多城市,刺绣已经被人们当作是一种新的休闲方式,人们以此来舒缓压力、修身养性。高青敏想让苏绣进入寻常岛城百姓家,形成“青绣”发展的温床,打造“青绣”新门类并将其发扬光大。
“绿石伯乐”宋京明
自1976年到仰口雕龙嘴下乡插队时起,宋京明就与有 “海底玉”之称的崂山绿石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以后,每到工作之余他都会到仰口,亲近那蜿蜒入海的墨绿色石脉,探寻含玉带翠、形美韵足的绿石,甚至是台风暴雨也雷打不动,这一坚持就是近40年。
“有一次青岛遇到罕见的暴风雨,强劲到海水把海边的礁石都打碎了。我一想,说不定绿石石脉能在暴风雨中露出水面呢,于是顶着大风去了海边,果然发现了一块绿石。”山东省观赏石协会崂山绿石专业委员会会长宋京明说起他心仪的宝贝立刻眉飞色舞。这块“宝贝”有十公分见方,色泽黑黝黝地,却隐隐有光亮。
宋京明说,他想要更多人认识到绿石之美。他发现,虽然近些年,崂山绿石在展览、交易、获奖等方面的情况还不错,但赏石文化却一直是短板,关于崂山绿石的研究、著述还很缺乏。因此,在2011年9月,在山东省观赏石协会的支持下,宋京明和一些青岛石友共同成立了崂山绿石专业委员会,他担任首任会长。委员会成立之后,便首先定下了工作方向,提出了“文化赏石”,挖掘更为丰富的绿石文化。当年11月底,宋京明率先发起了崂山绿石新春征联活动,并于来年春节,在青岛文化节古玩城举办了首展,实现了绿石楹联与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
借着征联活动的圆满成功,宋京明又发起崂山绿石诗词征稿活动和征文活动,并于2012年6月将三个活动的优秀作品和精美的藏石编录成 《崂山绿石赏石文化丛书》(全三卷)。三大活动共收到1260余篇作品,其中258篇获奖及特邀作品入册。
宋京明认为,这项活动取得成功,首先是青岛人的骄傲,也是崂山绿石的骄傲,因为此前国内还没有其他一个石种能在几年时间内,面向海内外征集楹联、诗文,建立起自己的赏石文化系列。诗联届、书法界、广大作者的积极响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共同促成这项盛事,使青岛在文化创新方面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使崂山绿石赏石文化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一种特有的城市文化。
“篆刻神笔”张铁人
一头随意蓬松的长发,一副连鬓络腮的胡子,这是张铁人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张铁人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十分爱好书画。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喜欢上了篆刻,这个爱好一坚持就是几十年。1979年分配工作的时候,他又恰好分在青岛料石总厂从事雕刻工艺,可谓是如鱼得水。爱好产生动力,他1982年被评为省劳模。2000年单位关闭时,张铁人没有选择调动,毅然开始全职刻章。
一进入张铁人的“万宝斋”,大大小小、内容各异的章石作品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他制印因材制宜,灵活运用,以平求活,不追奇求怪,疏朗有度,尽显刀笔相融,意趣盎然的风格特点。他的篆刻时而舒卷浑同岭上云,时而铿锵好似弦上箭。其制章多有创新,善于将章的形态和内容相结合,如一方“长城百关百将”之印,让观者仿佛能透过那段城墙,看见保家卫国、坚韧不屈的戍边战士一般,形神兼具,虚实有度,令人叹服。
张铁人一直以来恪守的就是一句 “贵在坚持”,短短四个字贯穿了他全部的经历。因为坚持,铁人老师在艰苦的岁月里顶住压力,励精图治;因为坚持,他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没放下篆刻,常常在工作台前忙到凌晨,一旦有了新想法,不管多晚多累也会爬起来创作;因为坚持,即使长时间案前工作使他肩膀、颈椎等都时常酸痛,视力也有所下降,他却仍舍不下篆刻;因为坚持,生意萧条的时期他咬着牙挺住,使万宝斋成为第一批入驻文化街、现仅存的3家店中的一家。让人们在他优秀的篆刻作品中,感受其中蕴含着的精神品质。
“神刀马良”谢茂卿
19岁开始学习玉石雕刻,24岁才出徒,学艺几年中没有任何收入来源,雕刻材料、工具用坏了自己花钱买,家里支援的4000元钱作为仅有的创业资金。这样的条件,如果放在当今的青年人身上,很难有人能坚持下来。然而,来自温州的谢茂卿却依靠这样的条件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
“当时学艺三五年,一点收入没有,吃穿都家里供着,就为了学一门手艺。这对现在年轻一代来说,没有几个人有耐心坐得住。当年全国有七八万人学寿山石雕,现在仍在从事这一行的只有几千人。”可以说,支持他走到今天,是他对这一行的满腔热爱和坚持不懈的信念。
“我19岁师从著名雕刻大师林福照先生,学习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的寿山石雕刻技艺。”谢茂卿说,在我国的奇石雕刻技艺中,最讲究“天工合一”,每一件作品,必须要有文化内涵在其中。因此在他学徒期间,不光单纯雕刻,同时要学习书法、篆刻、素描、国画等多种技能,还要了解许多历史文化知识与典故。
谢师傅介绍说,寿山石明艳,多以明黄色和五彩色居多,被喻为“贵妃”;而青田石素雅,以青蓝色居多,被喻为“西施”。本来在传统的技艺中,因二者的质地不同,所以刀法也不同,是分属于两个流派,而他将两个流派的精华技法融会贯通,所以他所雕刻的石头就更加鲜活、生动。
说起他的作品,最妙的是一座名为《龙腾盛世》的寿山石雕刻作品,采用传统的高浮雕的雕刻手法,将祖国大好河山融于这一方48×36cm的寿山石之上,刀法异常精湛。而谢师傅也凭借这件作品在2009年一举获得 “中国-东盟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金奖”,如今这件作品价值已逾百万,但他始终不愿出手,因为在他心里,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它的价值,对他来说这是无价之宝。
“我始终谨记并躬行授业恩师的一句话:做人受得一个‘信’字,无信则无利。”谢茂卿说。
“紫砂巧匠”范小龙
1981年,轮椅上的17岁少年与宜兴紫砂器有了第一次美妙的邂逅。那初次略显笨拙的尝试,却从此开启了少年的紫砂人生。那少年名叫范小龙,一位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却始终自强不息的制壶大师。
范小龙有“陶都好人”的绰号,这些年他向前来求教的许多寒门学子敞开大门,义务带徒30余人,而且他经常举办慈善拍卖会,将拍卖所得善款全部捐出用于助残助困。懂行的人常评价他的作品 “见不到丝毫燥气,充满生命的气息,实乃精品、上品”。范小龙说,砂艺学习没有止境,到现在还没收藏过自己的任何一把壶,因为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还需要精益求精。对他来说,学习成果和作品能帮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它们的存在也就有了意义。
“很多人说我不幸,因为我从小就身患小儿麻痹症,但我却觉得自己很幸运,生在紫砂的发源地——宜兴,生在一个制壶世家,让我能从小就接触这门手艺。”范小龙说起紫砂,眼中便闪耀着光芒。“迫于生计,我没上几年学,修过自行车,学过裁缝。17岁那年我顶住压力,摒弃一切杂事杂念,把自己关在家里踏踏实实地做了两年茶壶,终于在1992年,我迈进砂龙陶艺公司,开始系统学习创作和设计,正式开启了紫砂生涯。”
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他先后得到顾道荣、毛国强、徐元明等名家的悉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历时30多年的历练,终成为紫砂艺术界颇具影响力的实力派名家。他熟识光货、花货、筋囊器等多种壶型的工艺技法,尤其擅长光素器的全手工制作,其作品深受藏家的青睐。他的多件作品被无锡博物馆,山西民俗博物馆等收藏,他的作品《生命》、《思源》等先后在各项比赛中斩获金奖,这是对他付出的努力最好的褒奖。如今,他的作品价格不菲,大部分作品价值近万元,这其中也满含着他这些年身残志坚、孜孜不倦的精神。
“佛牙馆长”董文华
1994年3月15日,时任汶上县博物馆馆长的董文华带领一队考古人员,在汶上县太子灵踪塔地宫内发掘出大批佛教文物。经文物专家认定这些文物件件都是圣品,价值连城。其中最为重大的发现便是被金棺银椁供养的佛牙。从此开启了董馆长与佛牙的传奇故事。
“当时我站在瘗葬佛牙的金棺银椁前,亲手将佛牙取出并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上,那种激动而敬畏的心情,我觉得过多少年我都不会忘记!”董文华的这种激动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佛牙作为现存极少的佛教圣物,不管是普通大众还是佛教教徒、学者,一生有机会得见佛牙,即是极大的佛缘,更何况是亲手发掘。
自从亲手将佛牙捧在手中,董文华和佛牙之间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佛牙进行了深刻研究,并先后在 《考古》、《文物》、《中国文物报》、《收藏》等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为我国对佛教文化的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在发掘佛牙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他还多次被借聘到省、市文物考古部门进行考古发掘、文物鉴定,先后参与了《兖石铁路》、《京九铁路》、《327国道沿线》等多项考古发掘工作,参加了《全国文物古迹遗址分布图》的编写工作。2007年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 《探索与发现》、《文明中华行》等栏目关于“佛牙”的访谈录制工作,得到国内外文博考古界的广泛赞誉,为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2008年,董文华调入市北区特色街管委办文化街管理中心。在文化街工作的董文华如鱼得水,他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特长,积极发掘利用文化街独有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义务鉴定瓷器、陶器、玉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定期举办古玩与收藏品鉴赏知识讲座、学术交流。在众多人眼中,董文华就跟他发现的佛牙一般,虽光芒万丈,但却能大隐于市,低调内敛,是真正的 “佛牙馆长”。
“字画医圣”陈永安
青岛文化街上的陈永安是一名“80后”的修画师。出生于1987年的陈永安虽然年轻,但入行已近10年,在业界小有名气,市美术馆等专业机构也是他的常客。
当年初中毕业年仅16岁的陈永安就开始在陕西老家跟老师傅学了一些装裱技术,后来又相继在郑州和西安美术学院学习了两年多修画技术,然后来到青岛闯荡。初到青岛的时候,他只是给别人打工,随着装裱、修补的技术日益提高和资金的积攒,加上年轻人特有的一股拼劲,2008年,在原雇主的帮助下,他和弟弟陈永康承包下了文化街 “兰堂”画院中修画装裱的一项业务,自己做起了小老板。
陈永安说:“目前青岛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是机器装裱,这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新兴的一种装裱方法,技术相对简单,易于掌握,而且投资小、见效快,因此能很快流行。但是,传统的装裱工艺是无法用机器取代的,比如,面对因霉烂、虫蚀等破损的字画,进行修补就必须采用传统工艺。另外,手工装裱修补所具有的人文气息和工艺质量也是机器所无法达到的。”
现在的陈永安一有时间就自学字画、配色方面的知识,还经常跟青岛画院的老师们交流专业知识,力求让自己的业务知识更上一层楼。他和弟弟带着一群同样爱好这项工作的年轻人,共同为自己爱好的这项工作努力钻研,并发扬光大。现在的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努力提高自己的修画装裱手艺,并谨记前辈 “真正的修画师是靠人品和手艺打造金字招牌”的教诲,力争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修画师。陈永安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把自己的小店打理好,争取早日在青岛买上房子,可以把老家的母亲接到身边以尽孝道,也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坏境,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家人幸福稳定地在青岛生活下去,真正地融入这座城市。